今年10月1日,既是國慶又是中秋,對我們中國人來說,是尤為重要的兩個節日。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,很多人響應號召宅在家里,沒有走親訪友,大家不約而同地選擇國慶與親戚朋友團聚,我也不例外,跟爸爸媽媽9月30日晚上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萊西老家。
爺爺家在農村,以前去他家的時候,總是不理解爺爺家里用快遞包裝盒做的紙巾盒、衛生紙筒芯做的筆筒等等舊物件,覺得爺爺太過日子了,現在才發現爺爺早就給我們做了“物盡其用”的表率。農村大部分家庭都有攢紙殼鐵皮等“破爛”的傳統,實現了可回收物的資源化再利用,而我們現在提倡的光盤行動,減少了廚余垃圾,實現了減量化。今年的中秋團圓宴我們也只做了夠吃的幾個菜,沒有剩飯的聚餐不但我們自己沒有負擔,地球母親也沒有負擔。
10月2日我們來到了平度姥姥家,她眼里更是沒有廢品,一件沒用的東西經過她的手,便能重獲新生:購物用的是自制的購物袋,買菜用的是改裝的菜籃子。姥姥還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了多件生活用品送給親朋好友和鄰居,比如用廢舊衣物做的板凳套,方便拆洗而且坐著柔軟舒適,大家都愛不釋手。
這次我們回老家,選的月餅等禮品都是簡裝的,雖然看起來沒那么好看,但是如果人人都拒絕過度包裝,商家也就會注意,從而減少垃圾量、減少浪費。回家走了很多親戚,走到哪我都隨身帶著自己的小水壺,而親戚家也基本沒有準備一次性紙杯的,近些年隨著環保的普及,親朋好友們都養成了不用紙杯筷子等一次性物品的習慣,這是一種好趨勢。
10月3日,媽媽的手機上收到了電費繳納通知,我家一個月電費大約是70元。暑假的時候做過小調查,發現電費差距很大,從幾十到幾百,我家是中等偏下。最重要的一點是只開一盞燈,而且要隨手關燈,不用的插頭也要拔下來。
只要心中有環保,我們將不止度過今年一個綠色國慶、環保中秋,人人都從點滴節能減排的小事做起,世界就會有所改變,美麗中國、美麗地球就會呈現在我們眼前。
(作者:北京實驗二小青島分校三年級一班 代鳴賀)